端午節即將到來,除了連假以外,很多人最期待的就是吃粽子了吧!然而,粽子多為糯米製成,質地黏稠且不易消化,尤其是對於胃腸較為敏感的人來說,過量食用可能會引發胃痛、胃脹氣等不適症狀。為了讓大家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保持身體健康,德盛中醫特地為您準備了6個健康吃粽子的撇步,讓您安心度過端午節。
1. 白天吃粽,消化更順暢
白天吃粽子比晚上或宵夜吃更容易消化。因為白天的活動量較大,消化系統的運作也更為活躍,能有效減少胃脹氣和消化不良的風險。
2. 細嚼慢嚥,小口淺嚐
吃粽子應細嚼慢嚥,避免狼吞虎嚥。這樣可以減少腸胃的負擔,讓食物更充分地與唾液混合,有助於消化和吸收。
3. 多吃蔬果,促進消化
搭配蔬果食用能提供豐富的纖維質,幫助消化。木瓜和鳳梨含有酵素,能促進腸胃蠕動,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4. 適量調味,保持低鈉
避免過量使用調味醬料,特別是高鈉的醬料。低鈉飲食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,減少水腫和高血壓的風險。
5. 增加運動量
吃完粽子後,多走動、多運動,有助於促進消化和減少胃脹氣。可以選擇散步、瑜伽等輕度運動,效果尤佳。
6. 穴位按摩,助消化、去脹氣
透過穴位按摩,可以有效緩解胃脹氣和促進消化。以下是幾個推薦的穴位:
-
- 足三里穴:位於膝蓋下4橫指、小腿外側凹陷處。用指腹輕壓畫小圈按摩10秒鐘,放鬆再做,持續3-5分鐘。此穴位可消除脹氣、治療便秘。
- 內關穴:位於手腕橫紋後3橫指處、兩筋之間。用大拇指掐按連續10秒鐘,放鬆再做,持續3-5分鐘。此穴位可改善心、胸、胃不適。
- 中脘穴:位於肚臍上4橫指處。用手指按壓畫圈10秒鐘,放鬆再做,持續3-5分鐘。此穴位可降胃氣、減緩腹脹。
- 關元穴:位於肚臍下4橫指處。用手指按壓畫圈10秒鐘,放鬆再做,持續3-5分鐘。此穴位可促進腸胃蠕動、助消化。
希望這些健康吃粽的撇步能幫助您在端午節安心享受美食!
溫馨提醒您,德盛中醫在端午連假期間皆正常看診,歡迎網路預約或現場掛號。
祝您端午佳節愉快!
立即預約看診
